《碎玉集》四幅(1979-1983)
作品尺寸:23×23cm(每幅)
作者:徐冰
捐赠人:徐冰
材质:版画
捐赠日期:2025-05-02

作者简介

徐冰,艺术家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被广泛认为是当今语言学和符号学方面重要的观念艺术家,他始终以极具突破力的艺术创作拓展着艺术的边界。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、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、古根海姆博物馆、英国大英博物馆、英国V&A博物馆、西班牙索菲亚女王国家美术馆、美国华盛顿赛克勒国家美术馆、加拿大国家美术馆、捷克国家美术馆及德国路维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展出,并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、悉尼双年展、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展。


所获荣誉

1999年,由于他的原创性、创造能力、个人方向和对社会,尤其在版画和书法领域的杰出贡献,获得美国创造性人才最高奖“天才奖”。

2003年,由于对亚洲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获得第十四届日本“福冈亚洲文化奖”。

2004年,获得首届“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”,评委会授奖理由:“徐冰是一位能够超越文化界线,将东西方文化相互转换,用视觉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和现实问题的艺术家。”

2006年,由于对文字、语言和书籍溶智的使用,对版画与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 间的对话和沟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获美国“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”。

2010年,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。

2018年,荣获中央美术学院颁发的“徐悲鸿艺术创作奖”。


画作解读

1977年,徐冰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,开始了以《碎玉集》为主题的系列木刻版画创作。这套以《碎玉集》为总题的袖珍木刻版画共有150幅左右,是徐冰早期作品的一种风格以及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,表达了他离开农村,进入美术圈之后,对过去那一段纯朴平淡的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。


徐冰自述

“我为什么画这些东西,首先要从插队谈起。……要是没有这段生活,真不知道我会爱上什么,画些什么。……离开农村后我却非常眷恋这段生活,很想念村里的老乡,常利用假期再去那里住几天。那里的一个碾盘、一条土路或一个随随便便的草垛,都使我感到亲切,一切都是那样平淡,那样实在,而又那样美,每当想起来心都在跳。生活就是这样,当过去的生活重新召唤你的时候,它会变得更加富有诗意,感情变得愈发炽热。这些零碎的追念使我刻成了这些小木刻。”(《徐冰木刻小品》,湖南美术出版社,1986年)